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多么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是那么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无怪《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养竹记》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欣赏《长相思汴水流》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赏析: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的长恨歌赏析《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赏析,仅供参考。 白居易的长恨歌赏析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 【查看全文】
4 花非花 白居易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查看全文】
5 《忆江南词三首》释义及赏析《忆江南词三首》这三首词,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的整体大联章诗词中,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以下是小编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赏析《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