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早春》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南湖早春》赏析:
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这也是作者在江州时留下的作品。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大雨刚过,地面和湖上经过雨水的冲洗,妩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时节,尚有冷气袭人,而阳光返照,不仅景色秀丽,复有温暖明快之感;山杏发,水苹生,欣欣向荣,红绿相映,色彩对比鲜明,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毫无秩序可言,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之态,故用“乱”字点出;而湖面之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地铺在水面上的绿色草坪,故说“平铺”。“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苹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阳光、山杏、水苹几个意象的描写都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尽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来还缺少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因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的白雁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然而,它们一个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然翩翩起舞,一个虽然舌涩但也禁不住歌唱呜叫,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刚刚到来的春天太美妙,太富有魅力了。它们的飞舞和鸣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杨柳枝词》全诗翻译赏析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①一树句:棵棵柳树经春风吹拂,柳枝迎风飞舞。 ②嫩于句:柳色嫩黄,其色嫩黄,其色似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的资料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与李白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 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 逆风吹浪打船声。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因此得罪权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忆江南赏析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简注]: ①谙:熟悉。 ②蓝:蓼蓝,草名,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靛青色染料。 [译文]: 江南美啊,对我来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古诗《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这首诗是在白居易仕途上遭受的这次沉重打击,几乎磨灭了他早年的政治锐气,于是开始远避朝政,寄情山水写的。 草堂前开一池养鱼种荷,日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南湖早春》译文及注释《南湖早春》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