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杨柳枝词》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07 00:00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①一树句:棵棵柳树经春风吹拂,柳枝迎风飞舞。

  ②嫩于句:柳色嫩黄,其色嫩黄,其色似金,柳枝条条柔软如丝。

  译文:

  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

  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

  全诗是说,园中柳树,枝叶繁茂,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在和煦的春风中,柳枝绽出细叶,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然而,这婀娜多姿的垂柳,却生长在荒凉冷落背阳阴寒之地,无人光顾,落得终日寂寞。

  诗人所抒发的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含诗人身世的感慨。全诗明白晓畅,咏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着痕迹,描写生动,当时就“遍流京都”,足见艺术力量感人之深。

  创作背景:

  当时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说:“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永丰坊为唐代东都洛阳坊里名。白居易于公元842年(武宗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寓居洛阳,直至公元846年(会昌六年)卒;卢贞公元844年(会昌四年)七月为河南尹(治所在洛阳)。白诗写成到传至京都,须一段时间,然后有诏旨下达洛阳,卢贞始作和诗。据此推知,白氏此诗约作于公元843-845年(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移植永丰柳诏下达后,他还写了一首《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的诗。

  赏析:

  关于这首诗,当时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说:“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永丰坊为唐代东都洛阳坊里名。白居易于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寓居洛阳,直至会昌六年卒;卢贞会昌四年七月为河南尹(治所在洛阳)。白诗写成到传至京都,须一段时间,然后有诏旨下达洛阳,卢贞始作和诗。据此推知,白氏此诗约作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移植永丰柳诏下达后,他还写了一首《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的诗。

  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发抒感慨,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写的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意即歌长恨,有人说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恨作遗憾解。那么遗憾什么,为什么会留下永久的遗憾。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是唐人心目中的文学偶像

据考证,追星族的闪亮登场可追溯到唐朝。 一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为了一睹诗仙李白的风采,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下开始,锲而不舍地追踪偶像的踪迹。历时半年,跋涉三千里,终于在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琵琶行》中“入声韵”的妙用

白居易在长篇叙事诗《琵琶行》中就多用入声作韵脚,达到声韵、音乐、情感的和谐统一。 《琵琶行》是一首传诵千古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借助流落江湖的琵琶女的飘零身世,抒发了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为何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诗《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样一句。直言进谏是官场大忌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 唐宪宗却没有太宗的魄力和胸怀,但也不至于是暴君和昏君,因此白居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诗作《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是唐朝白居易所写的经典诗作,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开龙门八节滩石诗二首 铁凿金鎚殷若雷, 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 百筏千艘鱼贯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鉴赏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鉴赏 上阳人, 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 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 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 零落年深残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