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折臂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为《新乐府》组诗五十首中的第九首。此诗通过一位新丰折臂老人之自述,谴责唐玄宗对南诏国进行的不义战争。诗人劝谕执政者,当以历史教训为戒,倾听百姓“边功未立生人怨”之呼声,勿再寻衅恣事,邀取边功。此诗含蓄地揭示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所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新丰老翁八十八⑴,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⑵,左臂凭肩右臂折⑶。
问翁臂折来几年⑷,兼问致折何因缘⑸。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⑹。
惯听梨园歌管声⑺,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征兵⑻,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⑼。
闻道云南有泸水⑽,椒花落时瘴烟起⑾。
大军徒涉水如汤⑿,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⒀。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⒁。
张弓簸旗俱不堪⒂,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⒃。
此臂折来六十年⒄,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⒅。
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⒆,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⒇,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作品注释
⑴新丰:县名。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
⑵玄孙:孙子的孙子。
⑶左臂凭肩:左臂扶在玄孙肩上。
⑷来:以来。
⑸致:招致。因缘:缘故。
⑹圣代:圣明时代。折臂翁大概生于开元中期,并在开元后期度过青少年阶段。开元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故称“圣代”。
⑺梨园:玄宗时宫庭中教习歌舞的机构。新丰是骊山华清官所在地,所以老翁能听到宫中飘出的音乐。
⑻无何:无几何时,不久。
⑼云南:此处指南诏。
相关阅读
1 《花非花》的赏析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 朝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蛆,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望月有感》赏析望月有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月《琵琶行》作为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诗人把对现实的感触倾注于景色、环境、音乐之中。 《琵琶行》除对音乐进行了成功的描写,还抓住月亮这一富有特征的意象把送别的场景、演 【查看全文】
4 秋雨夜眠 白居易唐诗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 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 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 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 霜叶满阶红。 白居易诗鉴赏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烂熟的题材。白 【查看全文】
5 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白居易及其代表作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经常中会出现一些常识性问题例如:文学常识,很多考生对此一筹莫展,接下来,小编为参加三支一扶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有关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三支一扶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鉴赏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词工整优美,情真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