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西南地区的中心,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大都会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排序第四。特别是北部中国遭到安史叛军的破坏,两京陷入萧条凄凉,而成都乃天府之国,太平安定......
未完,继续阅读 >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个整天拉长了脸、痛苦地诉说国难民瘼的人。其实,这种认识是很不全面的。应该看到,他还是个很会拿自己的苦难生涯开玩笑、很会......
未完,继续阅读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唐 元稹 公元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59岁的杜甫......
未完,继续阅读 >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纪念,让我们顺着诗圣的足迹,缅怀这位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巩义东二里瑶湾出生地 公元712年,杜甫降生于河南巩县东二里瑶湾。此地背依笔架山,......
未完,继续阅读 >京漂族是指那些长期在京城工作和生活但没有京城户口的流动人口。据报道,如今北京的京漂族多达360万人。这个数据仅指在北京居住了半年以上并且办理了暂住证的人数,如果算上短......
未完,继续阅读 >记得十余年前,读到叶嘉莹先生怀念其师顾随先生的文章,文中特别谈了顾随先生的古典诗歌教学,有一段文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先生之讲课往往旁征博引,兴会淋漓,触绪发挥,皆......
未完,继续阅读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1、阴阳:指......
未完,继续阅读 >垂老别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
未完,继续阅读 >孤雁 / 后飞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赏析: 《孤雁》 这首咏物......
未完,继续阅读 >戏为六绝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
未完,继续阅读 >《夏夜叹》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未完,继续阅读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解: 1、天末:犹天边;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
未完,继续阅读 >原诗: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 安史之乱,使鼎盛的大......
未完,继续阅读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
未完,继续阅读 >《潼关吏》 杜甫 【内容】: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
未完,继续阅读 >《水槛遣心》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 去郭:远离城郭。 轩楹(yng):指草堂的建筑物。......
未完,继续阅读 >【作品原文】 放 船 唐 杜甫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注释】 苍溪县,地名,位于 四川盆地北......
未完,继续阅读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释 1. 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
未完,继续阅读 >《赠花卿》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上元二年(761年)。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
未完,继续阅读 >《江村》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当时作者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作者便作此诗借景抒怀,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首联描写环境,一......
未完,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未完,继续阅读 >按新课标要求设计教案,三维教学目标明确,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探讨杜甫诗的风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未完,继续阅读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时年57岁,身患重病,离去世仅二年。诗人历经沧桑,年老多病,独登此楼,感慨万千。通篇是登岳阳......
未完,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佳人》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写一个乱世佳人被丈夫遗弃,幽居空谷,艰难度日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 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
未完,继续阅读 >一.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
未完,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
未完,继续阅读 >【写作背景】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又出蜀东下,经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辗转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阳市)。《登岳阳楼》就是此期的登楼......
未完,继续阅读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
未完,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
未完,继续阅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3学会通......
未完,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