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诗歌中的佛教情结

发布时间:2015-07-15 00:00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歌特点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孟浩然(689—740)是我国唐代着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前半生主要是在家闭门苦学,灌蔬艺竹,为乡里救患释纷。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才到长安,求仕失望,在江淮吴越各地漫游了几年,重回故乡,后张九龄任荆州长史,曾引他作短期幕僚,最后孟浩然还是归隐,死在家里。

  孟浩然一生经历比较简单,没有入过仕途,而且完全生活在开元承平时代,没有经历过很多生活的风波,在他生活的前期,得到的是来自家庭的儒家思想影响,在这段时间,他一直自学不辍,温习诗礼词赋,希望得到别人援引入仕,这期间他常以儒者自称。后期,孟浩然在先后几次赴洛阳和长安应举求仕不成,明显表现出佛家出世思想。如他在《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说: “一丘常欲卧,三年苦无资。北士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诗中,诗人流露出对举业的失望以及忆念东林师父寻求出世的念头。

  孟浩然在四十岁以后,因求仕无门,在浪迹几年之后,最终还是归隐于鹿门山。在吟咏山水田园诗的同时,他开始与僧人往来。从僧人那里得到许多佛法的教益,另一方面他还与僧人相互酬唱应答,互致诗赋。这种山林之乐使孟浩然从举业失败的忧郁中得到情绪的释放,从而使他能够以平常心来对待考场的失意。

  他的《还山贻湛法师》: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朝来问疑义,夕得活清真。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禅房闭虚静,花落连冬春。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中。欲知黑灭意,朝夕海鸥驯。由诗中可见诗人于湛然法师处,既可谈玄论道,又可观赏景物;既可泼墨挥毫,又可填词作赋,诗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似乎都可以在僧人那里得到满足。

  在禅僧那里,孟浩然除了满足精神上的娱乐之外,更多的是他能从禅僧那里得到佛法的润泽,由于禅僧的教化使孟浩然最终皈依了佛门。他的很多诗歌涉及与僧人的往来,在诗中他不仅描述了对佛教的信仰,而且还赞颂了禅僧的高超道行及禅法的高妙。他的《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西山多奇状,秀出依前楹。亭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结庐就嵌窟,剪竹通径行。谈客对樵叟,说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诗中诗人对禅师精进禅坐的赞叹和说法的高妙的折服,以及内心对佛教的深厚的感情尽在不言之中。

  孟浩然是很讲究隐居生活的闲适和愉悦的人。不断出入寺院,就是他寄情山水的乐趣的反映。如《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诗人认为,禅的清净境界就是摆脱世俗功名利禄的束缚,而寄情于山水之间,这与他对山居生活的奢好和寻山游水的兴致相符。他是在从寻师访道游历寺院中来感受生活情趣的。

  孟浩然受禅宗的影响,表现在他观察自然的独特方式。从常人习见的事物中,诗人总会有细致的观察和特别的感受。如《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这首千古传颂的名诗中,透出了诗人从自然时节的变化中的沉思,又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歌表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其中蕴涵着一种清远的意境。从这些诗歌中,我们都能看到诗人所受佛教的陶冶。

  总之,孟浩然在隐居生活时期,经常与禅僧谈诗论道,互酬赠诗,在与禅僧交往中他接受了佛教信仰,并身体力行地坐禅。他把禅修的感悟运用到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形成了孟诗之清新自然的风格特色。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描写月亮的诗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①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②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注解】: ① 未:一作不。 ② 槐:一作 【查看全文】

2 关于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他和王维齐名,世称王孟。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皮日休等人 【查看全文】

3 送孟浩然之广陵读后感

【读后感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几句诗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没错,这首诗正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第一次读这首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太虚生月晕, 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 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 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 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 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赏析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烟鸟①栖初定。 之子②期宿③来,孤琴候萝径。 注释: ①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查看全文】

6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诗鉴赏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二十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