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出自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译文】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注释】
①此见月光之润泽。
②未:全诗校:“一作不。”
③谢眺(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④杵:舂米或捣衣用的棒槌。
⑤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佳期怅何许。”何许:多久。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相关阅读
1 浅析孟浩然隐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导语: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上承六朝,受二谢、陶渊明影响较多,诗风清淡简朴,韵流后世。孟浩然在他五十二岁的一生中奔走京洛,漫游于吴越湘汉之间共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送辛大之鄂 【查看全文】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该诗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 【查看全文】
4 论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孟浩然是继陶渊明后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田园诗大多在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和身处其中的愉快。 东晋末年,陶渊明以其朴素自然的语言和悠闲恬静的情调写了不少描绘田园生活的诗 【查看全文】
5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孟浩然唐诗鉴赏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孟浩然 出谷未亭午, 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 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 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 伫立待夫君。 孟浩然诗鉴赏 精思观,在襄阳附近。 【查看全文】
6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唐诗鉴赏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终宵劳梦想。 孟浩然诗鉴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