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卖花声·怀古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释】
⑴中吕:宫调名。卖花声:曲牌名。怀古:曲题。
⑵阿房: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⑶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⑷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北部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⑸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翻译】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赏析】
这组曲子由两首小令组成。令曲与传统诗词中的绝句与令词,有韵味相近者,有韵味全殊者。这两首怀古的令曲,前一首便与诗词相近,后一首则与诗词相远。
第一首曲子开头先用三个典故。一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二是西晋富豪石崇筑金谷园行乐,三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但这组仅仅典出事情的发端而不说其结局。“不堪回首”四字约略寓慨,遂结以景语:“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以“兴”终篇的写法,同时,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一热一冷,一兴一衰,一有一无,一乐一哀,真可兴发无限感慨。这与刘禹锡的七言绝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首曲子的长短参差,奇偶间出,更近于令词。不过,一开篇就是鼎足对的形式,所列三事不在一时、不在一地且不必关联(但相类属),这是它与向来的“登临”怀古诗词有所不同之处。
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好事近帘外五更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 【查看全文】
2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暮秋独游曲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查看全文】
3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江上渔者》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查看全文】
4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长相思其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 【查看全文】
5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出自宋朝诗人王禹偁的作品《春居杂兴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释 【查看全文】
6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谢公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