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清平乐·弹琴峡题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释】
⑴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⑵弹琴峡:据《大清一统志·顺天府》: “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水流石罅,声若弹琴。”
⑶泠泠:形容水流声清脆。
⑷关塞:此处泛指边关之地。
⑸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化用杜甫《秋兴》诗: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这句写居庸关的形势极其险要。
⑹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化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襟翠袖,揾英雄泪”。红襟翠袖:指歌女。
【翻译】
水声清幽悦耳,彻夜回荡,但谁又是它的知音呢?前朝如梦,边愁难写。极目望去,天边的云中.征人与征雁同行于秋风之中。如此悲凉之景,让人不禁伤怀,只好唤来歌女消愁,不要让英雄热泪轻易落下。
【赏析】
此篇为行役塞上之作。词中抒发了关塞行役中的“边愁”及词人的兴亡之感。
词作由冷冷水声起兴。用“冷冷”形容流水的清脆悠扬,自是十分精当,化用了陆机《招隐诗》中的名句“山溜何冷泠,飞泉漱鸣玉”,也就十分自然。然而唐刘长卿曾作过一首《听弹琴》诗,里面也有“冷冷”二字:“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可见这“冷冷”既可以形容流水,亦可以描述琴声。此处词人正是由潺潺的流水声联想到泠泠的琴声,从而发出“谁是知音者”的疑问。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鸣琴一样的水声勾起的不仅仅是知音难觅的慨叹,还有前朝如梦、边愁难写的无端意绪、种种悲感。至此,整个上阕,都是从听觉上引来的愁情落笔。
下阕转而从视觉、从眼前景上进一步渲染这种愁情。“极天关塞云中,纳兰只能与大雁”,“极天”言关塞之远,“云中”谓关塞之险,皆出之于夸张之辞。这样险要的边关之地,自然是极其寥廓辽远的。“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结尾二句,由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化出,自然浑成,表达了难以名状的孤独寂寞的情怀,深切感人。
该词抒发了词人关塞行役中的“边愁”,并将此愁书于壁上。上片由水声泠泠起笔,慨叹知音难觅、前朝如梦,这是落笔于听觉上激发的愁情。下片写景后抒发感情,从视觉及眼前景更深层地渲染这种愁情,自然流畅,感叹孤独寂寞的情怀难以言明。全词气韵苍凉,表达了词人“英雄寂寞”的情怀。
相关阅读
1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无题二首其二》的第四首,其全文如下: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查看全文】
2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小池》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查看全文】
3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其古诗全文如下: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 【查看全文】
4 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殷后乱天纪》,其古诗全文如下: 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 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屈原窜湘源。 虎口何婉 【查看全文】
5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 【查看全文】
6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踏莎行雪似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