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其古诗全文如下: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
【注释】
①闲居带湖之作。余叔良:稼轩友人,其他不详
②“暗香”三句:写寒梅凌雪开放。暗香:幽香,代指梅花。北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垂垂:降落貌。
③“花意”句:寒梅岁末开花,意欲争春。
【翻译】
梅花的香气从小径那边悠然飘来,雪花纷纷而落。晚风浮动,晨风轻轻。这绽放的花朵想要争夺第一分春意呢,于是早早的(先)在寒风中发枝吐蕾。可是这一年中最早的春天已经结束了(说作者心里的春天),早早的开放,却是已经迟了呢。看那开烦的花朵,也不全是冰雪晶莹的姿态呢。有的吐蕾(未开)有的含苞(欲开),就像红唇的淡雅的女子,只轻轻的扫了些许脂粉。我啊,喝醉了,迷迷糊糊的侮辱了这鲜艳的花朵(见上面)花呀你不要嫉恨我啊,要知道:你这一身的(浑)淡雅,高洁,又有谁相知呢。
【赏析】
作为赋梅赠人之作,词中的白梅与词题上的被赠者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品格的联系或者身世的联系。好在梅花的品格与它的身世,在词人眼中本有因果联系;而余叔良的籍籍无名,似也可以让读者生发“品、运似白梅”的联想。这样,一首以咏白梅为中心的咏物词,就有了人事寄托的袅袅余味。
上片由景入情再入理,写白梅冒雪开放的情态和词人对梅花这一“行为”的看法。起韵重笔描写梅花的凌寒冒雪开放的情景:在白雪飘零的时候,被冬日的寒风早晚不停地吹拂的白梅,已经悄悄开放。在扎眼的白雪中,人们几乎看不见它的花朵,但是却呼吸到了它的横路暗香。在接韵中,作者忍不住要揣测这种肯于凌寒开放的梅花的心思,觉得它是为争先迎接春天而不惜在一年最寒冷的时候绽放于枝头。三韵是作者对它的行为加以叹息:现在毕竟是一年的花事已经结束的时候,梅花因为要早,却反而成了一年中最晚开放的花朵。这样的叹息,不仅是为“心高命薄”的梅花而发,而且也寄寓着他对于人事因缘的深刻体会。
相关阅读
1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出自宋朝诗人仲殊的作品《诉衷情宝月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查看全文】
2 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别从甥高五》,其古诗全文如下: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 自顾寡筹略 【查看全文】
3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查看全文】
4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 【查看全文】
5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古诗作品《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查看全文】
6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出自宋朝代诗人汉乐府诗的古诗作品《江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