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05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阆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注释】
  ⑷水鸡,水鸟名
  ⑸阆中是举全部而言。《旧唐书·地理志》:“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胜事,这里指山水之美。可肠断,极言其美之可爱。《杜臆》:“阆中胜事,总结上文,而赞云‘可肠断’,犹赞韦曲之花,而曰‘恼杀人’也。”(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⑹阆州城南三里有锦屏山。错绣如锦屏,号为天下第一
  【翻译】
  嘉陵江水色像什么?仿佛就是石黛碧玉相接交错的感觉。可爱的红日正冲破浪花出来,更有春色从沙海那边归来。巴地的孩童荡着桨从旁边经过,水鸡衔着小鱼来去飞翔。阆中胜事美景令人爱杀,阆州城南的胜景真是天下稀有。
  【鉴赏】
  “阆中胜事可肠断”:杜甫因为在清明前后参加了几场在阆山进行的祭祖祭神活动,结合他可能耳闻目睹多种多样的“阆中先祖之神话传说”,尤为为“女娲补天”之胜事而感叹——清代《杜诗镜铨》所引《杜臆》犹云“恼杀人意”来解释杜甫此时此刻的心情,说明了杜甫此时很可能心绪悲怆;这种悲怆心绪的由来,是因杜甫在此之前,曾在灵山参加祭祖活动,故不可能不知道灵山上有“龙女洞”、有被唐玄宗赐名“仙穴山”的美名、有至迟在隋代就相传此灵山“山东南峰,有玉女捣练石”——这里的龙女、玉女,皆是女娲的别称;玉女捣练石,就是“女娲炼石”。而来自上古的此神话,在此地并没完——补天之后的女娲,太累太累而仙逝于家乡阆中古地的玉台山颐(遗)神洞——杜甫后来又在阆中写下了《玉台观二首》,其间,就有与昆仑神话有关的“上帝、冯夷、群帝、乾坤、十洲”等。
  结句“阆州城南天下稀”:《杜诗镜铨》结合“阆州城南天下稀”所作的解释,举出了“阆之为郡,有五城十二楼之胜概”的例子。这说明在清代,已有文人(包括在此之前而可能前延于唐代或更早的文化背景)识阆中古地,就是昆仑阆苑、就是阆苑仙境——阆州城南的锦屏山以山载人、人高如山自成仙,其山势、其风水、其神话“三位一体”,成为了杜甫所赞的“天下稀”。
  杜甫在阆中的时间虽然不长,创作的诗篇却不少。这首《阆水歌》专咏阆水之胜,它与《阆山歌》一起成为杜甫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相关阅读
1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出自于诗经作品《小宛》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 【查看全文】

2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出自唐朝诗人郭麟的作品《菩萨蛮北固题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 【查看全文】

3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白马篇龙马花雪毛》,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 【查看全文】

4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查看全文】

5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 【查看全文】

6 醮坛春草绿,药院杏花香。青鸟传心事,寄刘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醮坛春草绿,药院杏花香。青鸟传心事,寄刘郎出自唐朝诗人牛峤的作品《女冠子星冠霞帔》,其古诗全文如下: 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宫里,佩玎珰。明翠摇蝉翼,纤珪理宿妆。 醮坛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