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出自唐朝诗人柳恽的作品《江南曲·汀洲采白苹》,其古诗全文如下: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注释】
潇湘:水名,潇水与湘水在湖南省零陵县以西汇合,称潇湘,后亦可泛指湖南地区。
故人:指女主人公的丈夫。
春花:此指春天和白蘋,与首句的采蘋相应;春花一作”春华“。
复应:又将。
新知:指丈夫结交的新欢。
【翻译】
一位妇人在水中小洲上采摘白蘋,江南的日照暖暖的照在水边。洞庭湖那边有归客回来,归客曾在潇湘之畔遇见故人。故人为何至今还不返回?白蘋花已掉落,又一个春天将要过去。归客不说故人结交新欢之事,只说路途太遥远难以返回。
【赏析】
诗的后半首以一个问句开头,直接表达了相思的迫切之情。 “春花复应晚”,“春花”指的是白蘋,因首句已点明女主人公正在采蘋,故女主人公将手中之物作比喻,信手拈来,毫无斧凿痕迹,显示出巧妙的构思。其中的“复”字提示其丈夫已多年未归,侧面反衬出女主人公的焦灼神态。这里也隐喻红颜消损,美人迟暮,在岁月无情的消磨中写出了相思憔悴之意。前面的问句,只因为有这一个句子接住,便具有了触动读者的力量。结尾两句说“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实际上说的是“行路远”。“行路远”因而见出相思的渺茫与深长。“不道新知乐”只是设想之辞,不可坐实。只因相思无望,便有了无端的猜想,而正是从虚设之辞中,写出了哀怨帐惘的相思之情。
从表面的意思上看,“故人何不返”一句下面,应接以诗的最后两句,这两句是对“故人何不返”的直接回答。诗却避免了直接的回应,而以“春华复应晚”一句接住,使诗意平添了曲折之意,也与开头写采蘋有照应之妙。
这首诗写女子相思之情,辞意婉转,又与比兴相结合,更显得含蓄而富于风情。诗借乐府旧题写闺怨,颇有江南民歌清新流丽的特点。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 【查看全文】
2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岁夜咏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 【查看全文】
3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春雨》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 【查看全文】
4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五》,其古诗全文如下: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 【查看全文】
5 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篆缕难烧心字灭,且拜了,初三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篆缕难烧心字灭,且拜了,初三月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四和香小小春情先漏泄》,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小春情先漏泄,爱绾同心结。唤作莫愁愁 【查看全文】
6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悼亡每出身如梦》,其古诗全文如下: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