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出自唐朝诗人安邑坊女的作品《幽恨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
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
【注释】
⑴卜:占卜,古人通过摇铜钱、掷骨牌或计算天干地支等方式来预测吉凶的一种活动。
⑵江:一作“天”。
⑶巴陵:古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岳阳。
⑷肠断:形容极度悲痛。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 ,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木兰歌:南朝乐府歌,本写女子替父从军,此处活用其意。一说指唐教坊曲《木兰花》。
【翻译】
占卜得知出峡的那一天,大风大浪时常起在秋江。巴陵足足下了一夜大雨,听到木兰歌我痛断肝肠。
【赏析】
此诗写一个女子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牵挂和担忧,表达她心灵上的痛楚,情深而意长。
此诗开篇就写一个占卜场面。卦象呈示的很不吉利:上峡之日,秋江必多风浪。这里谁占卜,谁上峡,均无明确交代。但可以确定的是:占卜的是诗的主人公——一位幽独的女子,而“上峡”的却不是她自己(否则峡中风云,无须卜而后知),应该是与她关系至为密切的另一角色。从“幽恨”二字可以推断,这个角色应该是女子的丈夫。他大约是位“重利轻别离”的商贾,正从巴陵沿江上峡做生意去。女主人公卜卦以问吉凶,可见她对丈夫的安危非常担心。
上水,过峡,又是多风浪的秋天,舟行多险。这位巴陵女子的忧虑,只有李白笔下的长干女可相仿佛:“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一种不祥的预感驱使她去占卜,不料得到了一个使人心惊肉跳的回答。这个不吉利的卦象更让她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或许她曾规劝丈夫择日而行,可是丈夫还是踏上了征程。因此,她心里不能不产生“幽恨”。
这两句写事,后两句则重在造境。紧承上文,似乎凶卦应验了。淫雨大作,绵绵不绝。“一夜雨”意味着女主人公一夜未眠,可见其对丈夫的极度思念。本来她正愁烦不已,巴陵又下了一夜的大雨,那峡上也一定是风雨交加了,这有如雪上加霜更令人难耐。听着帘外潺潺秋雨,她不禁唱出哀哀的歌声。南朝乐府的“木兰歌”,本写女子替父从军,但前四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此处活用其意,是断章取义的手法。还有一种说法是,“木兰歌”即唐教坊曲《木兰花》,曲辞不传,晚唐五代词家多用为词牌。从韦庄、毛熙震等所作《木兰花》词看,内容多写闺中念远之情,且声哀调苦。如“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断欲教何处觅!”“匀粉泪,恨檀郎,一去不归花又落。”正当女主人公对丈夫万般思念、因雨更为担忧时,忽而传来充满离别相思的歌曲《木兰花》,她不禁肝肠欲断了。后两句不仅使诗境更为圆成,而且把全诗推向了情感的高潮,使全诗弥漫着无法消散的凄凉与愁苦,“幽恨”因此而更深更重。而从结构上说,诗正写到“断肠”处,戛然而止,像一个没有说完的故事,余韵不绝。
古代的交通不够发达,很难抵御自然界的影响。有时一次简单的分手可能就意味着永别。这首《幽恨诗》反映了当时亲人离别带给人的痛苦,具有普遍意义。诗篇工于剪裁,起结自然而极有法度,造境与记事融合无间,既有汉魏古诗的浑融,又有南朝乐府的清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阅读
1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四言诗祭黄帝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 【查看全文】
2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送沈子福之江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 【查看全文】
3 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出自宋朝诗人曾巩的古诗词作品《西楼子》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 【查看全文】
4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破阵子》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查看全文】
5 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八六子洞房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 【查看全文】
6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两鬓入秋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翻译】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