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游泰山·清斋三千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注释】
(23)《南岳魏夫人传》:夫人入洛阳山中,清斋五百日,读《大洞真经》。
(24)颜师古《急就篇注》:“素,谓绢之精白者,即所用写书之素也。”
(25)《楚辞》:“坐堂伏槛,临曲池些。”东溟,东海也。
(26)海色:晓色也。
【翻译】
斋忌三千日,裁白丝布书写道经。天天吟颂,心有所得,感觉众神拱卫在我身边。可以信风乘云,宛如身有双翼。攀上日观峰,凭栏望东海。海涛撼动着远山,云中天鸡在鸣叫。银光闪耀的楼台跃出大海,鲸鱼翻滚起巨浪。怎样才可以得到仙丹?真正生出羽翼,高飞蓬莱。
【赏析】
如果仅以上所析,诗人对泰山的描绘或只可作山水诗高手而论,然而《游泰山六首》更独具艺术特色的是,李白借助泰山神话传说,在诗中幻化出一个情节生动,亦真亦幻的泰山仙境,大大丰富了诗的内容,拓展了诗的意境,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泰山历来有神仙出没的传说。《列仙传》曾载仙人稷邱君为“泰山下道士”。《神仙传》传说汉孝武皇帝巡狩泰山曾遇“泰山老父”,头上白光数丈,寿三百岁。秦始皇羡慕的仙人安期生,更是怀揣“不死药”往来于泰山和东海仙山之间。传说中的神仙人物惝恍渺冥,泰山的山水雄奇神异,诗人将二者融为一体,就越发增益了诗意的一种朦胧虚幻色彩,并由此诱使人们去憧憬神话中的细节,去品味其中的绵绵幽情。
相关阅读
1 铜柱朱崖道路艰,伏波横海旧登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铜柱朱崖道路艰,伏波横海旧登坛出自唐朝诗人张谓的作品《杜侍御送贡物戏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铜柱朱崖道路艰,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 【查看全文】
2 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卖了杏花挑了茶,春纵好,已无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卖了杏花挑了茶,春纵好,已无多出自清朝诗人陈维崧的作品《唐多令水榭枕官河》,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 【查看全文】
3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筹笔驿》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 【查看全文】
4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新秋夜寄诸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 【查看全文】
5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 【查看全文】
6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题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