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09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出自宋朝诗人张耒的作品《海州道中·孤舟夜行秋水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
  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注释】
  ⑴海州:在今江苏北部近海一带。
  ⑵罾: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翻译】
  孤舟夜航,月色如银泻地。这儿秋水宽广,人烟稀疏。船不必摇桨,秋风已经鼓满船帆。有人在河边茅屋下守着鱼网,不时从水边发出鱼跳的响声打破夜的寂静。天色未明,已听到从陇上传来的鞭牛声。
  【赏析】
  这两首诗,形式似律诗而实为古体,勾勒了北宋后期江苏北部近海地区农村的画面。这儿没有西部边陲奇山峻岭的雄伟、苍凉,也没有江南苏杭莺歌燕舞的明媚春光。诗只是随笔写舟行所见,表面上未曾在文字上经意着力,但意境却很逼真。那静静的苏北农村的夜晚,鱼翻水响,水中月明,以及白天寒虫咿呀、小蝶飞于豆花间的秋野景象,都鲜明地出现在诗人笔下。诗人采用了以声音反衬寂静的手法,让读者感到古代淮海地区的冷落的清苦。
  张耒在诗文创作方面崇尚自然而无意求工。但从总体来看,像这样如同未经锤炼却能清晰地再现一片天地的作品也不是容易写出的。两首诗开头四字“孤舟夜行”和“秋野苍苍”,都能用极简炼的文字领起全篇。写夜行,诗人比较注意表现听觉方面的感受,船不摇桨,周围静寂,才有鱼跳,也才能听得水响。由鱼跳连带写到捕鱼人的茅屋和明月,但结尾天未明而听到鞭牛声,仍归于听觉。


相关阅读
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江畔独步寻花》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查看全文】

2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代别情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 【查看全文】

3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拟古十二首其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 【查看全文】

4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出自唐朝诗人柳中庸的古诗作品《河阳桥送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查看全文】

5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乐府行路难》第五句,其全文如下: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 【查看全文】

6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宿赞公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