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5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闲居初夏午睡起·松阴一架半弓苔》,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注释】
  ⑸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1.6米。
  ⑹掬:两手相合捧物。
  【翻译】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赏析】
  第二首诗写作者闲适、慵倦的情绪。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
  初夏时节,闲居无事,此时奔竞之心尽消,与自然贴近,与儿童贴近,情绪得到交流,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这两首诗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微妙的情境,第一首写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第二首写他从书斋来到庭院里,百无聊赖,便捧起水来洒在芭蕉叶上,使儿童误以为下雨。全诗充满生活情趣,炼字也精。


相关阅读
1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 【查看全文】

2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作品《燕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 【查看全文】

3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九十句,其全诗文如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查看全文】

4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出自唐朝诗人崔峒的作品《题崇福寺禅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 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 【查看全文】

5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古诗作品《谒金门春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 【查看全文】

6 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谒金门风丝袅》,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一镜湿云青未了,雨晴春草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