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9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题西太一宫壁·三十年前此地》,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释】
  ⑸持:携带
  【翻译】
  三十多年前父亲兄长带我来到这里,牵着我的手,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今天故地重游而头发早已花白,想寻找从前见过的景色不禁令人迷茫。
  【赏析】
  第二首,“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这两句回忆初游西太一宫的情景。三十年是概指,当年初游此地,他还幼小,父亲和哥哥王安仁牵着他的手,从东走到西,从西游到东。而岁月流逝,三十多年过去了,父亲早已去世,哥哥也不在身边,真是“向之所欢,皆成陈迹”。于是由初游回到重游,写出了下面两句:“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欲寻陈迹”,表现了对当年父兄同游之乐的无限眷恋。然而连“陈迹”都无从寻觅了。四句诗,从初游与重游的对照中表现了今昔变化——人事的变化,家庭的变化,个人心情的变化。言浅而意深,言有尽而情无极。比“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之类的写法表现了更多的内容。
  这组诗的第一首是最受关注的,其色彩、意象、意味,俱不可及。但读者也不能忽略了第二首。这两首诗所写的是同一情事,是一个整体,它们是互相完成的关系,只有在整体上理解了这两首诗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一首。第一首是以兴象的方式来传达诗意的,既有意境,也有意味;第二首则不具备第一首的色彩、意象之美,它是以叙述的方式来传达诗意的,但却同样有很动人的意味。


相关阅读
1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言绝句其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 【查看全文】

2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晚桃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 【查看全文】

3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

4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三山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 【查看全文】

5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玉漏迟雁边风讯小》,其古诗全文如下: 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 【查看全文】

6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