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劝酒·劝君金屈卮》,其古诗全文如下: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注释】
⑴金屈卮:古代一种名贵酒器,饰金而有弯柄。用它敬酒,以示尊重。唐李贺《浩歌》:“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王琦汇解:“金屈卮,酒器也。据《东京梦华录》云:‘御筵酒盏,皆屈卮如菜碗样而有把手。’此宋时之式,唐代式样,当亦如此。”
⑵满酌:斟满酒。
⑶发:(花)开放。
【翻译】
高举弯把金杯为您敬酒,满满斟上请您不要推辞。花儿开放历经多少风雨,人的一生更会历尽别离。
【鉴赏】
这是一首祝酒歌。前两句敬酒,后两句祝辞。话不多,却有味。诗人以稳重得体的态度,抒写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颂慰勉之中,道尽仕宦浮沉的甘苦。
古人用“金屈卮”敬酒,以示尊重。诗人酌满金屈卮,热诚地邀请朋友干杯。“不须辞”三字有情态,既显出诗人的豪爽放达,又透露友人心情不佳,似乎难以痛饮,于是诗人殷勤地劝酒,并引出后两句祝辞。
从后两句看,这个宴会大约是饯饮,送别的那个朋友大概遭遇挫折,仕途不利。对此诗人先作譬喻,大意说,你看那花儿开放,何等荣耀,但是它还要经受许多次风雨的摧折。言外之意是说,大自然为万物安排的生长道路就是这样曲折多磨。接着就发挥人生感慨,说人生其实也如此,就要尝够种种离别的滋味,经受挫折磨炼。显然,诗人是以过来人的体验,慰勉他的朋友。告以实情,晓以常理,祝愿他正视现实,振作精神,可谓语重心长。
于武陵一生仕途不达,沉沦不僚,游踪遍及天南地北,堪称深谙“人生足别离”的况味的。这首《劝酒》虽是慰勉朋友之作,实则也是自慰自勉。正因为他是冷眼看人生,热情向朋友,辛酸人作豪放语,所以形成这诗的独特情调和风格,豪而不放,稳重得体。后两句具有高度概括的哲理意味,近于格言谚语,遂为名句,颇得传诵。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赠刘蓝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 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 讵肯无公事,烦 【查看全文】
2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春雪》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查看全文】
3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紫薇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翻译】 傍晚的秋 【查看全文】
4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画》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查看全文】
5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出自唐朝诗人皇甫松的作品《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其古诗全文如下: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查看全文】
6 萧相国世家翻译赏析_萧相国世家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萧相国世家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因为通晓法令公平无枉而任沛县功曹掾。 高祖为平民百姓时,萧何多次以官吏身份保护高祖。 高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