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裴迪南门秋夜对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注释】
①谢公楼,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原义一般指安徽宣城的谢朓楼。谢朓于南朝齐明帝时出任宣城太守,于城关凌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曰“高斋”。
【翻译】
夜色渐浓了,几个朋友正在一边作诗一边饮酒,气氛很浓。这时中秋圆月升得越来越高了,将饱满的光倾斜在裴尚书家的亭台楼阁之上。这空明的景象,显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人们都停下了吟诗饮酒的活动,与万籁一同沐浴在月华之中,用心体味这份宁静玄远的宇宙之美。夜更深了,裴尚书庭院里的层层门户都已关闭,四处静悄悄的,没有风,连影子也那么安静。院子里有一株孤零零的树,秋天到来它已脱去夏日的盛装,凋零萧瑟,今夜在月光映照下则显得更加瘦削,令人心生寒意。月光越来越明亮,以至于树上的喜鹊以为白日到来,扑啦啦受惊飞起。它的起飞震颤了树枝,稀疏的树上几片飘然坠落。在白色的月华之下萤火虫的光是暗淡得几乎不能看见的。不过,当几只萤火虫飞向远方,诗人看到了它们的身体在烟霭中闪动。啊,一年之中最圆满的月,今晚它的清光见证了多少人的离愁和相思。
【赏析】
整首诗在描画景物上暗含布局,从空中的月亮到楼阁,到门户,到院中的树,再到树上的鹊,到坠落中的树叶,到萤火虫,到远处的烟霭,再到空中之月。中间描写的那些景物,不仅将一个宁静悠远而透着清冷的秋夜传递到我们的想象之中,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月色之明丽,整个构建起一片清空的意境。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此刻诗人才注意到,主人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层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人们顿时感到秋夜的清凉。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这两句由写四周的寂静和初秋的凉意转入写月光,月色虽无形无影同时,但摹写传神。他还化用了前人的诗句。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之语。而钱起将鹊飞和叶落的意象连起来,饶有趣味。尤其那个“散”字,将树叶脱离树梢之后那种飘然无着落的感觉传神道出。鹊飞是急速的,凌厉的;叶散是缓慢的,飘飘忽忽的。一急一徐,并且发生在明亮的月光之下,令人印象深刻。
“萤远入烟流”,用的也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沈德潜说:“月夜萤光自失,然远入烟丛,则仍见流矣。此最工于体物。”用烟霭的暗淡衬托萤光,又用萤光之流失衬托月明,可谓运思入妙。有了这两句,一个月明千里的银色世界,异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诗人由领略、欣赏美好的月光,渐渐陷入了沉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呢?最后两句以问句作结,留待读者去揣摩、思考,显得意味深长。
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挽词百姓归周老》,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 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 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 心知死 【查看全文】
2 惜彼满日暮,爱此寒泉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惜彼满日暮,爱此寒泉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游南阳清泠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惜彼满日暮,爱此寒泉清。 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翻译】 红 【查看全文】
3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出自宋朝诗人谢逸的作品《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 【查看全文】
4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出自宋朝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忆秦娥用太白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查看全文】
5 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千秋岁引秋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 【查看全文】
6 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卖了杏花挑了茶,春纵好,已无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卖了杏花挑了茶,春纵好,已无多出自清朝诗人陈维崧的作品《唐多令水榭枕官河》,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