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1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出自唐朝诗人元结的作品《舂陵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
  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注释】
  ⑽单羸:犹孤弱。
  ⑾邮亭:古时传递文书的人沿途休息的处所。
  ⑿鬻:卖,出售。
  ⒀驱逐:犹逼迫。
  ⒁符节:古代朝廷向官员授权,允许其代行天子军政职权(或是代天子巡狩)的凭证与象征。
  ⒂逋缓:拖欠,延缓。诏令: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
  ⒃安守本分。
  ⒄孱弱:瘦弱;衰弱。
  ⒅国风:《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抵是西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
  【翻译】
  国家因战事不断,军事上需要大量财物,这些财物需要专门负责的官员到地方去征收。他们到达郡县后,竞相严刑征敛。然而百姓的供给能力的有限的,这大大超过其所能承受限度的横征暴敛,怎么不让有良知的官员为之伤悲?道州本来地方就小,经过盗贼的屠杀洗劫后,剩下的人口实在是太穷困疲敝了。一个较大的乡里,人口不过十户,原来的那些大族早已变得人丁稀少,且羸瘦不堪。人们早上吃树根,晚上嚼树皮,饿得连说话都有气无力,像快走力又不足,所以步履蹒跚,让人不忍目睹。面对老百姓的这种凄惨状况,我连去追问一下都不忍心,更何况鞭打他们来征敛呢?但是前来催逼赋税的文书和官吏往来不断,且十分紧急。他们丝毫不顾百姓死活,只是一个劲儿地催我严格限期完成征收任务。我深感无可奈何,让老百姓卖儿卖女来抵赋税吧,恐怕话还没有说完,就会引起暴乱。派人到百姓家中去搜索一通吧,可他们本来就什么也没有。听听那百姓们的陈述吧,他们的怨伤有谁能理解呢?“去年冬天‘西原蛮’侵犯道州月余,烧杀掳掠,人口和财物差不多都快被杀掠和扫荡一空了。我们希望朝廷官吏能施以恩惠、加以安抚,谁料他们只知道横征暴敛,竟使我们无法活下去了。”皇上让我做这个州的刺史,是让我安抚百姓。如果因横征暴敛而使百姓流亡甚至暴乱,那是谁的罪过呢?当然如果我因为违反上面的命令而让百姓缓交赋税,蒙受责问也是应该的。前代的贤人重视为官要坚守安抚百姓、为民做主的本分,反对因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而改变这一原则。考虑到百姓的困苦不幸,我愿意选择不亏良知的正直之道。如果有谁奉皇上之命来采集民间歌谣,我愿意把这首诗献上。
  【赏析】
  诗人先用“急符”二字交代催征的紧急,接着以“来往迹相追”补充,一个“追”字,形象地展现出急迫的情状。诗人深受其累,在这首诗的自序中说:“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他对此异常不满,明确指责这种“迫促”毫无“宽大”之“恩”。
  接着集中笔墨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将诗人的感情变化描写得委婉,细腻。一开始,诗人设想了各种催缴租税的办法:让他们卖儿卖女——那会逼得他们铤而走险;抄家以偿租赋——他们就没有生活来源。写到这里,诗人荡开一笔,借听到的“道路言”表现人民的怨声载道。“重驱逐”的“重”字,写出官凶于“贼”的腐败政治现实,表现出强烈的怨愤情绪。这就促使诗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诗人由设法催促征敛,转而决定笃行守分爱民的正直之道,甚至不顾抗诏获罪,毅然违令作出缓租的决定。希望自己的意见能上达君王,请求最高统治者体察下情,改变现状。
  这一部分,诗人发了很多议论。这是他激烈思想斗争的表现,是心声的自然流露。诗人通过这些议论,深刻地展示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
  这首诗以情胜,诗人用朴素古淡的笔墨,倾诉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有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诗中心理描写曲折详尽,真实而细致地展现作为封建官吏的诗人,从忧供给到悲征敛,从催逼赋税到顾恤百姓,最后献辞上书,决心“守官”“待罪”(见序),“微婉顿挫”(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序》)。这首诗不尚辞藻,不事雕琢,用白描的手法陈列事实,直抒胸臆,正如元好问所说:“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濩音”(《论诗绝句》),具有一种自然美,本色美。


相关阅读
1 歌丽。泛碧蚁。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要须借东君,灞陵春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歌丽。泛碧蚁。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要须借东君,灞陵春意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无闷催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霓节飞琼,鸾驾弄玉,杳隔平云弱水。倩皓鹤传书,卫姨呼 【查看全文】

2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少年行汉家君臣欢宴终》,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注 【查看全文】

3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罗浮山父与葛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 【查看全文】

4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入朝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 【查看全文】

5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 【查看全文】

6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出自唐朝诗人柳中庸的古诗作品《征人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