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37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咏苎萝山》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注释】
  1、苎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苎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烟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成红色
  2、西施庙:位于浣纱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
  3、浣纱溪:傍依苎萝山,属西小江古道。相传,西施父亲以卖柴为业,家境贫寒
  4、西施洗脚潭:在苎萝山西麓。相传,西施未离故里时,常在这里洗脚沐浴,现已淤积为农田,称西施畈
  5、范蠡庵:俗称“日思庵”,位于临浦镇施家渡村柴湾浣纱溪畔。相传,范蠡大夫在此访得西施,当地乡人为纪念此事而建。附近原有古渡口,相传是当年西施入吴时的下船埠
  6、后江庙:又称起埠庙,在西施庙南,背依浣纱溪。相传,越灭吴后,范蠡携西施归越隐居,在此起埠上岸,现尚存
  【翻译】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赏析】
  这首《咏苎萝山》的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颂扬西施可贵的献身精神而吟就的。
  李白的《咏苎萝山》,带领大家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远古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越国大夫范蠡出访民间,来到苎萝山下的若耶溪,邂逅溪边浣纱的西施。只见佳人顾盼生姿,超凡脱俗,天生丽质,娇媚动人。两人一见钟情,遂以一缕浣纱,相订白首之约。不久,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俘虏。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了吴国做奴隶。于是,他和西施的姻缘就被耽搁下来。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所提出的美人计,准备用女色击垮夫差。西施也被范蠡的爱国热情感动了,挺身而出,勇赴吴国,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遂与范蠡,一叶扁舟,隐遁于太湖烟波之中,不知所终,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怀念。


相关阅读
1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注释】 1、巴陵: 【查看全文】

2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葬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 【查看全文】

3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查看全文】

4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云无辔,聘风无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云无辔,聘风无足出自南北朝诗人仲长统的作品《述志诗飞鸟遗迹》,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鸟遗迹,蝉蜕亡壳。腾蛇弃鳞,神龙丧角。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 【查看全文】

5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枕上偶成放臣不复望修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查看全文】

6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劳劳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处,不遣柳条青。 【注释】 ⑴劳劳亭:在今南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