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忆江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⑴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⑵谙:熟悉。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翻译】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
第一首词中,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http:///c/23440.html。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相关阅读
1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其古诗全文如下: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 【查看全文】
2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归雁》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注释】 ①东来:诗中的东来,郭 【查看全文】
3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其古诗全文如下: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 【查看全文】
4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注释】 ⑴青青:形容颜色很青 【查看全文】
5 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作品《送安律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 长路经千里,孤云伴一身。 水中应见月,草上岂伤春。 永日空林下, 【查看全文】
6 石瘦溪根船宿处,月斜梅影晓寒中。玉人无力倚东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石瘦溪根船宿处,月斜梅影晓寒中。玉人无力倚东风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浣溪沙新梦游仙驾紫鸿》,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梦游仙驾紫鸿。数家灯火灞桥东。吹箫楼外冻云重。 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