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8:54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注释】
  ①一唱雄鸡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这里是化旧句表新意
  ②乐奏:一九五八年九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中误植为《奏乐》,一九六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照作者的意见改为乐奏
  ③于阗:新疆吾维尔自治区西南部县名,一九五九年改于田。当地人民以能歌善舞著名。这里借指新疆文工团所表演的音乐歌舞节目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此句是由“雄鸡一声天下白”演变过来的,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致酒行》。原句为: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翻译】
  旧中国的天黑夜茫茫,一百年来妖魔鬼怪肆意狂欢,五亿各族人民却无法团圆。雄鸡终于高鸣祖国得了光明,东西南北尽歌舞其中还有新疆人,诗人们欣喜唱和兴致无边。
  【赏析】
  毛主席这首诗有很高的艺术浓缩性。仅用一首小令,共四十二个字就把中国近百年的过去和今天写了出来。上阕写旧中国,下阕写新中国,两相对比,异常鲜明。虽是实写,但也用了艺术的象征手法。上段的“长夜”(即:黑暗)象征压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下段的“天下白”(即:光明)象征共产党所创立的新中国乾坤朗朗的气象。
  上阕三句,从黑暗写到百年来横行肆虐的坏人、恶人、敌人再到全国各族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不得团聚的惨景。一口气勾勒了中国百年的近代史。
  下阕笔锋一转,诗人心情大变,景物豁然明朗。第一句化用李贺《致酒行》中“雄鸡一声天下白”,虽典出唐人之诗句,但心意更为壮阔高远,仅改一个“声”字为“唱”字,不仅意境更美,而且诗人将自己的情怀及感受以革命浪漫主义的形式植入其间。犹如郭沫若所说:“这点石成金的飞跃性点化,表现着时代的飞跃、思想的飞跃、艺术的飞跃。”(见郭沫若《一唱雄鸡天下白》一文)
  接着是“万方乐奏有于阗”,于阗古时指西域的国名,这里代指新疆各民族。毛主席用“于阗”二字不但押了一个很难押的韵脚,而且也表现出了丰富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运用起来轻松自如,自然流利。紧接着又引出最后一行大欢乐、大开怀的心情:台上是歌舞不断,台下是诗人唱和,一幅乐陶陶的欢欣鼓舞的画面不禁跃然目前。 这首诗还有一个艺术特色值得注意。即全诗字数不多,但使用的数词却有三处,“百年”、“五亿”、“万方”这些数词表现了毛诗一贯伟岸的特征,同时在这首具体的诗中也起到布局安排上完整性、统一性及意义上的历史性。


相关阅读
1 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出自唐朝诗人牛希济的作品《生查子新月曲如眉》,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 【查看全文】

2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长亭怨慢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 【查看全文】

3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琵琶仙双桨来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 【查看全文】

4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作品《婕妤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注释】 ⑴婕妤春怨:汉乐府楚调曲名。《 【查看全文】

5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乞食饥来驱我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 【查看全文】

6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出自唐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忆秦娥梅谢了》,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