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白居易

发布时间:2015-06-26 00:00

  草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赏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相关阅读
1 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翻译

《琵琶行》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长《观刈麦》教学设计

《观刈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课文,理解诗中场面描写的作用;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探究造成这种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古诗《画竹歌并引》赏析

《画竹歌并引》是白居易写的一首长诗,全诗诗人是怎样描写的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画竹歌并引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的闲适诗分析

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无论是描绘日常生活起居,还是抒发内心情志,排遣政治苦闷与人生悲哀,大都可见诗人达观知足的思想贯穿其中。 白居易给自己闲适诗下的定义是:或退公独处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琵琶行读后感

篇一: 读古诗文成了我所喜欢做的事,因为古人饱蘸感情的文章总能拂动心弦。 我很喜欢一句话其实时间是静止的,流动的是我们自己。这句话用在古代诗文上,就更恰当不过了。它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清明夜》译文及鉴赏

清明夜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