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六赞偈》赏读

发布时间:2015-10-24 00:00

  白居易 (772~864)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 (今陕西省渭南县)人。贞元十五年 (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 (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白居易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下。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明快,简洁易懂,无论老人小孩皆能明白其意。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一生与佛教结下了极深的因缘,晚年更自号香山居士,矢志做一个皈命三宝,护持佛法的居士。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还常以诗歌作为弘法工具,在诗歌中阐述自己对佛教义理的理解。他晚年所作的《六赞偈》就是这样的诗偈。《六赞偈》共有六首,分别从六个方面赞颂了佛法僧三宝,劝众生多种善根,至诚忏悔,发广大愿。现分别解读如下:

  第一首《赞佛偈》云:

  “十方世界,天上天下,

  我今尽知,无如佛者。

  堂堂巍巍,为天人师,

  故我礼足,赞叹皈依。”

  白居易的这首《赞佛偈》是对佛教《赞佛偈》的仿作。佛教《赞佛偈》说: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意思是说,天上天下没有什么能与佛相比的,十方世界也没有什么能够与佛相比。世间所有一切事物我(指佛)都见过,没有什么能够像佛一样伟大。

  《赞佛偈》来源于佛陀降生时的言语。据佛传记载,佛陀从摩耶夫人右肋下降生之后,前后左右四方各走七步,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佛陀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思是说天上天下都没有我尊贵。后来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从此踏上弘法利生的征程,佛陀降生时的话,也在后来得到印证。

  白居易《赞佛偈》的前四句,与佛教中的《赞佛偈》是一样的。偈语中的“十方世界”是佛教术语,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认为,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又,其中之诸佛及众生,则称为十方诸佛、十方众生。

  后面四句,讲述了佛的相好,功德巍巍,真正堪为人天师表,令人崇敬。因此,诗人说自己虔诚地顶礼佛足,赞叹皈依佛。

  《六赞偈》之二为《赞法偈》:

  “过现当来,千万亿佛,

  皆因法成,法从经出。

  是大法轮,是大宝藏,

  故我合掌,至心回向。”

  诗人这首偈语是赞颂佛法的重要地位。我们都知道,法宝都是佛所说,由弟子阿难记下来,后经过多次集结经典,成为佛教教理的基本来源。在佛世时,弟子们都是依佛说法为准,佛入灭之后,后世佛子听不到佛说法,就只能依赖读诵佛经来学习佛陀的思想,明了佛教的教义。法宝记载和保存了佛教各个宗派的重要经典,是后人了解佛法的重要途径。因此,佛教三皈依文中云:“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

白居易(772年846年), 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城,葬于 【查看全文】

2 草 白居易

草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村夜》译文及注释

《村夜》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 【查看全文】

4 《长恨歌》中世俗文化心态

千古长恨与世俗风情揭示着一种难以释怀普遍情怀,某种程度亦折射着作者心怀。 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为千古绝唱,其意义的解读自然也是多元的。不过,创作背景的解释应该是解读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的经典诗句精选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是紧接盛唐以后有名的大诗人。他的诗语言通俗、明白流畅,在风格上自成一体(世称元白体)。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