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轻肥》赏析

发布时间:2016-05-04 00:00

  引导语: 《轻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七首。此诗着重暴露那些为皇帝所宠信的宦官。

  【原文】

  轻肥⑴

  意气骄满路⑵,鞍马光照尘⑶。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⑷。

  朱绂皆大夫⑸,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⑹,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⑺,水陆罗八珍⑻。

  果擘洞庭橘⑼,脍切天池鳞⑽。

  食饱心自若⑾,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⑿!

  【注释】

  ⑴轻肥: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代指达官贵人的奢华生活。

  ⑵意气骄满路:行走时意气骄傲,好像要把道路都“充满”了。意气:指意态神气。

  ⑶鞍马:指马匹和马鞍上华贵的金银饰物。

  ⑷内臣:原指皇上身边的近臣,这里指臣官。

  ⑸朱绂(fú):与下一句的“紫绶”都只挂引用的丝织绳带,只有高管才能用。

  ⑹军:指左右神策军,皇帝的禁军之一。

  ⑺樽罍溢九酝:樽罍指陈酒的器皿。九酝:美酒名。

  ⑻水陆罗八珍:水产路产的各种美食。

  ⑼洞庭橘:洞庭山产的橘子。

  ⑽脍切:将鱼肉切做菜。鳞池鱼:大海的鱼。

  ⑾心自若;心里自在很舒服。

  ⑿衢州:唐代州名,今属浙江。

  【白话译文】

  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

  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

  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

  夸耀着身份,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

  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

  有洞庭湖边产的橘子作为水果,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

  他们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

  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

  【赏析】

  唐代政治腐败的根源之一,就是太监专权。这首诗就是讽刺宦官的。诗题“轻肥”,取自《论语》,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读者不禁要问: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一至于此?原来,宦官这种角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自然骄奢。“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呼后应,互相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了骄与奢。这几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

  “军中宴”的“军”是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此时,神策军由宦官管领。宦官们更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前八句诗,通过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 “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写出了江南大地上的一幕人间惨剧,使全诗顿起波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诗采用了写书的风格,白描的写法,真切地展示了社会的不公。文学作品应反映生活的真实,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的文学观念与政治情怀

白居易的文学观念中由于渗入了很多为政治服务的因素,因而与人们对文学的期望存在较大的距离。 白居易的文学观念与政治情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0卷作为唐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全诗赏析

815年(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律。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满怀失意,经过这里,读到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长诗《霓裳羽衣歌·和微之》歌舞一体的艺术贡献

导语:《霓裳羽衣》简称《霓裳》,又名《霓裳羽衣歌》、《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曲》,是唐朝集诗歌、音乐和舞蹈完美融合于一体的艺术奇葩。白居易的长诗《霓裳羽衣歌和微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清明夜》译文及鉴赏

清明夜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 【查看全文】

5 《上阳白发人》白居易鉴赏

引导语:《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四十余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同时对封建帝王强制征选 【查看全文】

6 《忆江南》教案

白居易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之情。 2、能积极参与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