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对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恰恰在语文考试中又不可忽略 ,所以同学们应该多积累古诗词的重点词句。下面是关于钱塘湖春行翻译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此诗是白居易在被认命为杭州的刺史时所作,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也是一首短小的游戏记,白居易从孤山到湖东最后到白沙堤,写出了白居易看见早春风景时的开心和对钱塘江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
钱塘湖春行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赏析: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的诗句有哪些
白居易是当时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共同提倡新乐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诗句,欢迎来参考! 1、《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的诗《题岳阳楼》《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②, 独上危楼凭曲阑③。 春岸绿时连梦泽④, 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 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⑤, 华堂⑥张与贵人看。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咏老赠梦得》《咏老赠梦得》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 【查看全文】
4 《暮江吟》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鉴赏: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闲适诗的思想精神闲适诗是白居易诗歌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平淡生活、琐碎小事的描写,表现其随性逍遥、知足保和、委化顺性、“此心安处即是吾家”的人生态度。 白居易曾将自己所作的诗歌分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赏析《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