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简介及死因

发布时间:2017-04-05 00:00

  孟浩然是中国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他和王维被世人合称为“王孟”。你知道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吗?下面一起来看下!

  孟浩然是怎么死的?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 遭贬官途过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当时孟浩然疾疹发背将愈,因为高兴,浪情宴谑,吃了新鲜鱼虾等食物,疾病复发,死於冶城南园,时年五十二岁。

  导致孟浩然病世的疾病是什么呢?唐宜城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相得欢甚,浪情宴谑,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年五十有二。”“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现在看来是外科小疾病:西医称疖,中医称痈疡。

  疖是化脓菌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单个损害称为疖。是疼痛的半球形红色结节。以后,中央化脓坏死,终于溃破或吸收,多发而反复发作者称疖病。好发于头、面、颈、背、臀等部位,夏秋季多见。孟浩然的痈疡就是长在他的背部;小小的疖疮,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只要用足量抗生素的注射和内服,首选青霉素,外用纯鱼石脂,或鱼石脂硫磺泥膏,可促进炎症消退;是小毛病不会出现生命危险的,但小毛病也有要注意的:注意皮肤卫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中医上讲要禁食发物比如鱼。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可谓把他病中的况味说得辛酸凄崇也透人骨髓,可见人生在世谁也不愿生病。一个人在生病的情况下,最喜欢亲朋好友的关心探望,唐开元二十八年,他病痈发背,医治将愈,适王昌龄来襄阳,相见甚欢,因纵情宴饮,《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此诗写于王昌龄在开元28年(740)游襄阳时,同年孟浩然谢世."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饮着流霞美酒(仙酒名),面对着美好的环境,简直像进入了蓬莱仙景。在饮酒的同时,食鲜(新鲜鱼肉)导致疾发而亡,终年仅52岁。这属于痈疡的逆证,是比较凶险的;痈疡逆证表现为初起阶段就出现疮肿迅速扩大,毒素随血液流行全身,引起危及生命的“疔疮走黄”,就是现在所谓的毒血症、败血症。

  在当时没有静脉点滴抗生素的医疗条件下,大诗人孟浩然由于小毛病“疖”,因为重友情,带病饮酒食鱼肉,使疖局部致病细菌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蔓延全身血液中,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出现败血症,最终死于感染。

  现在看来孟浩然的主要死因是“浪情宴谑,食鲜疾动”。这个李白曾经赞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男子,最后居然是喝了吃了之后死的,平常的活人皆“食色性也”没有什么不光彩的;但看出来孟浩然是一个性情中人。有朋自远方来,孟浩然热情款待,待到友人未出襄阳便一命呜呼,这是何等的至情至性,大可赞矣!但从健康长寿的角度讲,大可避之。

  孟浩然简介

  中文名:孟浩然

  外文名:MengHaoran

  别名:孟山人

  籍贯:中国湖北

  性别:男

  民族:汉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公元689年

  去世年月:公元740年

  职业:诗人

  代表作品:《过故人庄》;《春晓》

  字:浩然

  号:王孟

  派:山水田园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孟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王昌龄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朓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

  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与王维并称“王孟”。李白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的古诗春晓赏析

导语: 因孟浩然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孟浩然写春雨的古诗【春晓】,希望大家读后能有所收获。 孟浩然写春雨的古诗:《春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阅读答案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 分析颔联所用的手法及作用 颔联借景抒情。写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查看全文】

4 分析孟浩然的求仕诗

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政治生活局面。 很多人推崇孟浩然,无非是因为他那些可以与王维相提并论的山水田园诗以及他那红颜弃轩冕, 【查看全文】

5 论孟浩然田园诗的绘画美

摘要: 在中国和西方的美学理论中,诗与画的关系都是普遍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从诗歌为主体的角度来讲,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美的问题。在唐代,关于绘画美的研究达到了顶峰,本论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诗词《留别王维》的诗意赏析

《留别王维》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内容】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赏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