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太白何苍苍》,其古诗全文如下: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灿然启玉齿,受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永世与人别。
【注释】
⑴邈尔:高远的样子。
⑵绿发:乌亮的鬓发。
⑶披云:拨开云雾。
⑷冥栖:静默栖居。
⑸灿然:鲜明的样子。
⑹铭骨传其语:是“真人传授其语,我刻骨铭心记取”的倒装紧缩句。
⑺苍然五情热:谓内心一下子冲动起来。苍然,匆遽的样子。五情,喜、怒、哀、乐、怨,这里指情绪。
【翻译】
西安太白山郁郁葱翠,高耸入云,繁星在它的头顶森然排列。距离天空也只有三百里地,邈然与人世间隔绝。山中居住着一位绿色头发的老翁,身披白云朵,卧在古松的白雪上面。不笑不语,默默然然,在幽暗的洞穴中冥想。我来太白山,有幸遇到了这位真人,我长时间的跪在他的面前,恳切地请求授予修仙的宝诀。不笑不语的他,粲然大笑,露出了满口的白牙,授予我如何练丹药的宝贵口诀。我刻骨铭心地牢记下他的密诀以后,他就如同闪电一样快速地消失。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心绪油然在脑海中荡漾不平。那真是打翻了调味品柜,酸甜苦辣味味齐全。从现在开始,我要依照他的宝诀练仙丹妙药,远离世界,远离人群。
【赏析】
此诗为《古风五十九首》组诗的第五首。此诗大约作于李白三十多岁第一次进长安求官受挫折以后,当时他爬过一次太白山。 应该说:每当李白受大的刺激以后,都有强烈的出家思想来平衡情绪。过后,浓浓的挥之不去的入世愿望又会召唤他回到现实世界。这是一首梦仙诗,梦神经常光顾李白,给于他灿烂的梦境,也许其中也有酒神的帮助。
诗分三段。首四句写太白山的高峻。中四句写真人外貌栖居的奇古。后面十句写诗人跪求秘诀,真人传授秘诀后,竦身电灭,诗人感动不已,决心炼丹,永别人世。这是诗人对现实不满,企求在虚幻世界得以解脱。
在写法上,此诗不用典故,直接描写情景,连诗歌常见的比喻都没有,流畅明快,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而这种超俗脱凡的环境,与喧嚣的尘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直接写人物,全用白描,文字简练,形象突出。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闺怨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注释】 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 【查看全文】
2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又呈吴郎》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 【查看全文】
3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其古诗全文如下: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 【查看全文】
4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出自宋朝诗人蔡襄的作品《上元应制》,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 【查看全文】
5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自唐朝诗人邹浩的作品《咏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释】 ①邹浩,宋 【查看全文】
6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出自唐朝诗人徐贤妃的作品《赋得北方有佳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