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12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注释】
  ⑸岸花:岸边的鲜花。
  ⑹新月:夏历初一的月相。
  ⑺滩声:波浪在滩边的冲击声。聒:喧扰,嘈杂。
  ⑻江钟:江边钟声。
  ⑼棹:舶桨,这里指船。
  【翻译】
  是谁宴请你这霜台使者?行军司马还有我尚书郎。舟中唱歌江鸟飞出天外,岸边吹笛飘来阵阵花香。杯中酒影摇动初升弯月,夕阳之下滩头涛声喧嚷。钟声传来江面天色已晚。划船归去绿水多么悠长。
  【赏析】
  五、六两句,借眼前的酒影写及天上的新月,由滩头的涛声牵出天边的夕阳。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随着时间的流逝,眼前酒杯中的月影寓于目,远处夕阳下的涛声聒于耳。“酒影”照应“宴”字,而一“摇”一“聒”,一近一远,一见一闻,都是动态描写,并无喧闹不定之感,只衬托出人们心境的快活。
  诗的结尾两句写归舟。“江钟”巧妙地暗示中题目的“龙冈寺”,又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推移。“闻已暮”,写诗人们心情快活,忘却时间的流逝,不知暮色之将至。一“绿”一“长”,勾划出单纯而又丰富的美景,人们虽荡舟归去,然而眼前尚有无限风光供人们在归途中赏玩,照应“泛舟”二字,使诗歌留不尽之意。
  这首诗写泛舟江上所见,因时点景,构织出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综合起来又构成诗情画意的境界。江面上各种景物被诗人描写得层次井然而又浑然一体,衬托出诗人欢畅的愉悦的心情。


相关阅读
1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春坊正字剑子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 【查看全文】

2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查看全文】

3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敲碎离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 【查看全文】

4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出自唐朝诗人令狐楚的古诗作品《少年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 【查看全文】

5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出自宋朝诗人林逋的作品《山园小梅剪绡零碎点酥乾》,其古诗全文如下: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查看全文】

6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南歌子凤髻金泥带》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