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8:53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浪淘沙·北戴河》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注释】
  ①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
  ②越:越过
  ③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
  ④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
  ⑤挥鞭:原指挥鞭策马,这里指骑马出征
  ⑥碣石:碣石是古代山名,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等。本词应指的是位于河北昌黎。昌黎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1公里,与北戴河毗邻,面积288平方公里,形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
  ⑦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指《观沧海》一诗
  【翻译】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里。往事已经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
  【鉴赏】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举一反三一定的进步作用。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词的下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点明主旨的句子,升华了诗词的主题。


相关阅读
1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越女词五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注释】 长干:地名,浙江北部一带 【查看全文】

2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查看全文】

3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赠柳章台从掩映》,其古诗全文如下: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 【查看全文】

4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关山月》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 【查看全文】

5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千秋岁岛边天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 【查看全文】

6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齐安郡中偶题》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