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古别离》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
1、毵毵(sānsān ):毛发、枝条等细长的样子
2、不那:无奈
3、酣:正在兴头上
【解说】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像替人垂泪了。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鉴赏】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像替人垂泪了。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晴烟漠漠,杨柳毵毵,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堪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好像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抑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切的体味。“酒半酣”之于“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所以临别时,送行者用马鞭向南方指点着,饶有深意地说出“断肠春色在江南”的话。
相关阅读
1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吹笛》,其古诗全文如下: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 【查看全文】
2 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其古诗全文如下: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 【查看全文】
3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龙池龙池赐酒敞云屏》,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注 【查看全文】
4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寄崔侍御》,其古诗全文如下: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 【查看全文】
5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出自宋朝诗人邵雍的作品《插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 【查看全文】
6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秦皇按宝剑》,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