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答武陵太守》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注释】
⑴答武陵太守:作者离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将返金陵,武陵太守设筵相送。作者以诗相谢。答:回话,回复,回信。
⑵微躯:指自己微贱的身躯,作者自谦之词。
⑶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大梁客即指信陵君的门客,犹指侯赢,此处代指诗人自己。
⑷信陵:地名,今河南宁陵。在这里代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曾养食客三千人,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信陵恩即指信陵君礼贤下士,此处代指武陵太守对作者的恩惠。
【翻译】
我就要凭借佩剑远行千里了,微贱的我冒昧地向您说一句话:战国时,曾在大梁做过门客的人,都没有辜负信陵君,我在武陵受到太守的提携,也决不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赏析】
古时“答”是一种敬称。王昌龄是武陵田太守的门客(即田的参谋),因此辞别(或者说辞职)的时候就专门写一首“答诗”来做交待。对于这首作品读者完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前一句是告辞,说明自己的去向;后一句就是表达对太守的谢意和尊敬,或者说是感激和忠实。
从文采修辞上讲,诗中用典故表露自己的心意。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魏国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信陵君,他既是有才能的霸主,又是广纳贤才的爱才之君,因此门客们都很愿意为信陵君效力。诗中的大梁客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后面的“信陵恩”比得是田太守对他的恩德。有些评诗的书中有这样的说法:“此体中才与学俱无用也。五言绝句,仙鬼胜于儿童子女,儿童子女胜于文人学士,梦境所作胜于醒时。”意思是用贤德先人的典故来做五言绝句的素材最能发挥五言诗的长处,这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五言绝句。《答武陵太守》中就用典故表明诗人自己的心意,仔细想想确实将忠心委婉妥当得表示了出来,不流于轻浮,读起来也不会使人觉得仅仅是泛泛而言,没有诚意。对于表示感情,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在此诗中,诗人一腔侠义之情再现得淋漓尽致,透过没有任何“形似之言”的四个短句,读者可以看到颇有英雄豪气的诗人形象。诗人借用信陵君的典故,直抒胸臆,有直接撼动人心的力量。
相关阅读
1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出自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作品《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照紫薇花。 【查看全文】
2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清朝诗人郑板桥的古诗作品《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查看全文】
3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 【查看全文】
4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八月十五夜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 【查看全文】
5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作品《金陵驿万里金瓯失壮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查看全文】
6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东坡》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翻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