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40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出自唐朝诗人张说的古诗词作品《蜀道后期》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释】
  ⑴蜀:今四川一带
  ⑵争日月:同时间竞争
  ⑶洛阳:当时的首都。武则天称帝后定都洛阳
  【翻译】
  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预先规划好了的。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十九。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逸生先生对此诗的赏析。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写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有更深的体会。


相关阅读
1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 【查看全文】

2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查看全文】

3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南歌子香墨弯弯画》,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 【查看全文】

4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怀古迹其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查看全文】

5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清溪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 【查看全文】

6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减字木兰花春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 【查看全文】